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人体在寒冷的刺激中,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速度也会相应变慢,出现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冬季远离心梗,关键在于预防。
识别预兆 准确判断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发动机”,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供应,因此,为心脏供血的血管网是保证心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为心脏供血的血管中血小板聚集,被血栓或破裂的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板块堵塞,就会形成心梗。
心梗发作时,心脏供血被中断,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供血,轻则带来心脏功能损伤风险,重则引发心脏的电生理紊乱,引发室颤,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为胸痛伴大汗,但在心梗发作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前,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一是颈部、喉部、左肩部难受。心梗发作数天前有可能出现,颈、喉或左肩部不适、堵塞感,也常伴有大汗症状。由于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在颈部和胸部的交感神经节上,因此心绞痛常放射到颈、胸交感神经所支配的颈背部,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小指及无名指。二是牙痛。症状为牙痛剧烈,但无明显牙病,有时牙痛部位不确切,往往数个牙齿都感到疼痛,虽经牙科处理及服用止痛药,但都不能解除牙痛。三是上腹痛。有时由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心排血量降低导致胃肠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心梗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有些心梗患者会把胸痛当成“胃痛”“上腹痛”。
心梗患者出现胸痛症状或相关预兆后要尽快就医,要绝对保持卧床休息,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外界各种刺激,保持相对安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