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北省高校老年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图文作品三等奖
买 菜
作者:十三支部 马光明
我已经退休三个年头了。这三年,买菜、做饭的“活儿”就落在我头上了。
每天早上七点钟之前,我都必须拿个袋子,到附近的生鲜市场去买菜。买菜的“活儿”并不轻松,每天买什么,吃什么,都要想破脑壳。我想各位买菜的伙计都有深刻的体会吧。特別是遇见家里哪些“刁民”,就更加难伺候了。
一走进菜场,望着那一排排摊位上的几十种新鲜蔬菜就发愁,不知道买什么菜好。再走到活鲜摊位前,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淡水鱼,有草鱼,鳊鱼,鲫鱼,鳙鱼,鳜鱼;还有那刚刚上市的小龙虾,真是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琳琅满目。哎,太丰富了!
“老板,来一斤藕带,再来一把苋菜”。来到肉摊位,“小王,秤两斤排骨”。
又走到活鲜摊位,“老板,秤一个胖头鱼头”。这个鱼头不便宜,有三斤多,每斤十四元,一供划四十四元钱。买回家做剁椒鱼头吃。
拎着满满一袋蔬菜,鱼肉,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此图片来自网络)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未。一九七九年,我刚刚高中毕业,父母上班去了,买菜的任务就交给我这个待业青年了。记得那时候买菜,不是早上,而是下午。每天下午两、三点钟,必须拎着篮子到菜场提前排队。去晚了就买不到菜了。每个人买菜限购三到四个品种,每个品种只能购买一至两斤。如果动作慢了还买不到。
哎呀!这一晃四十多年都过去了。想想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看看现在,我们在也不为吃穿发愁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物资丰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甜蜜。
四、湖北省高校老年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图文作品三等奖
三兄弟老照片后的革命故事
作者:二支部 张春萍
这是一张1950年左右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三位年轻人是三位亲兄弟,前排戴帽子的是大哥,挨着大哥左边的是二哥,后排的是三弟。三人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三兄弟的父亲是东湖之父周苍柏手下负责英美香烟销售的经理,住在汉口粤汉码头附近的松柏里,在汉口中山大道南洋大楼上班,在老家蔡甸镇河街上还有一栋九重天井的老宅(解放后为县搬运站),可惜1940年,当时只有32岁的父亲因肺病去世,留下母亲及5个子女,在母亲的教育下他们从小认真读书,十多岁就开始做生意,期间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并参加革命工作。
大哥武昌艺专毕业(现湖北省美术学院前身),本可以去德国继续留学深造,成为一名画家。但为了革命工作,以及便于照顾弟妹就留在了武汉,后来参加了第四野战军,任连长。一路从湖北打到湖南、广西、广东,后回到武汉在湖北省安装公司离休,离休后他潜心作画,实现了他年轻时未完成的愿望。
二哥中华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十六岁从事进口烟的经营,在汉口六渡桥铜人像附近开了一家进口烟商店,生意兴隆。当时该商店也是地下共产党的联络点,受中共武汉市城工部的领导,在资金信息上提供帮助,解放后历任武汉团市委科长、市体育委员会科长、处长,武汉市体育委员会主任,是武汉市体育运动的开拓者,主持修建了武汉市新华路体育场、硚口体育馆,组织了武汉市"7·16"横渡长江活动,还多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2008年的汶川地震,近80岁的二哥还让夫人电话到单位要求捐款。赤胆忠心,展现的是一位老党员不变的家国情怀。
三兄弟在蔡甸的老宅也是地下共产党的转运站,一次可住数十人,当时的地下共产党员们从汉口乘船到蔡甸在老宅住一晚后,再奔赴洪湖的解放区。那时三哥只有十三、四岁,也跟着他们到洪湖参加革命,大半年后因伤寒被送回家里治病,痊愈后读了高中,后考入大连海运学院,在广州海事局任远洋货轮轮机长,也因为这段革命经历,后来他被认定为离休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三兄弟本来家境尚可,可以做学问、做生意。但为什么都义无反顾选择了参加革命?他们说当时的中国太穷了,百姓太苦了,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爱国的力量!
今天盛世中华,人民幸福,江山如画,如您所愿!
谨以此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缅怀革命前辈!